首页

妍妍s黄金

时间:2025-05-23 10:54:17 作者:科技部:建立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长效投入机制 浏览量:53155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罗磊)近日,记者在多个社交平台上发现,不少旅客反映自己在购买机票后,接到了自称是航空公司工作人员的电话或短信,声称因为航班变动需要退还费用。由于对方能准确说出旅客的航班信息和个人信息,不少人上当受骗,遭受财产损失。多地公安部门都发布了相关提醒。

  刘先生最近就遭遇了机票退改签诈骗。“实在没想到。我上午通过某航空公司官方App订的机票,下午就接到疑似诈骗电话说该航班飞机起落架故障。”刘先生向记者表示。据介绍,刘先生于7月27日上午9点19分在某航司App上预订了宁波飞北京的航班,突然在下午3点15分接到一个显示为非航司官方客服号码的手机电话通知,对方称航班的起落架故障,询问刘先生是否要改签到下一航班。对方可以准确说出刘先生的名字、身份证号码、航班预订信息。面对突发情况,刘先生马上警觉,他立刻给某航司客服打电话,获知航班并没有变化。该航司客服也很疑惑,不清楚数据如何泄露。

  记者了解到,目前正值暑运出行旺季,同时也是机票退改签类电话诈骗的高发期,诈骗手段特征高度相似,均以“飞机故障”为借口要求旅客退改,并以“300元保险费”为诱饵实施诈骗。一方面,行业需要加强对旅客个人信息的保护;另一方面,旅客也要提高警惕,谨防掉进“陷阱”里。

  某大数据研究院研究员肖鹏表示:“目前航班诈骗的方式高度一致,诈骗分子冒充航司人员,核实用户身份(姓名,身份证号,航班信息)告知航班故障,询问旅客是否改签或退票。由于能够准确报出姓名和航班信息,且大多在出行前一天来电,让旅客放松警惕;随后,诈骗分子告知可补偿300元保险金,让旅客通过支付宝领取,这一步必然不可能领取成功,诈骗分子便以‘未激活’为由,要求绑定银行卡,套取旅客的验证码;随后诈骗分子会要求下载一个会议App,进入会议后是屏幕共享状态,掌握用户的面部信息,从而将银行账户的钱全部转走。”

  航班诈骗是一条黑色产业链,一旦钱被转走,8分钟内就被“洗”得再也无法找回。不仅是账户余额,诈骗分子还会利用用户的信息、银行卡账号,去诱导用户贷款,贷款到用户的银行卡,把钱一起转走,造成更大损失。因此需要高度警惕。

  广东公安打掉96个机票退改签类诈骗犯罪团伙

  又讯 (全媒体记者叶作林 通讯员粤公宣)今年以来,省公安厅组织指导全省公安机关对机票退改签类诈骗开展多波次统一收网行动,成功打掉犯罪团伙96个,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1170人,有力打击震慑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提醒

  旅客收到航班变动电话或短信后,一定要第一时间通过航空公司官方电话或订票App确认,切勿轻信来路不明的信息,更不要拨打短信中所提示的陌生号码。

  按照航空公司规定,因非旅客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误或取消时,办理退改签是免费的,不需要交手续费。如果短信或者电话中要求收取手续费,则极有可能是诈骗,应立即拒绝要求和停止沟通。

  订购机票要通过官方途径、正规平台,尽可能避免信息泄露。验证码和各类密码要小心保管,不要透露给任何人,不要随意下载会议软件并和陌生人开启共享屏幕。 【编辑:叶攀】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阿根廷、玻利维亚、秘鲁外长将分别访华 中方介绍安排和期待

此事起因是在2月4日晚于香港举行的迈阿密国际队与中国香港明星队的表演赛中,阿根廷球星梅西并未出场,事后解释原因为腹股沟伤处发肿并有痛感。2月7日晚,迈阿密国际队与神户胜利船队的表演赛在东京举行,梅西不仅替补登场,而且表现活跃。4日晚与中国香港明星队的比赛,也成了迈阿密国际队此行6场表演赛中,梅西唯一缺席的比赛。

曲艺剧《万里归来仍少年》在蓉首演 呈现苏东坡少年时代

针对“盲盒社交”的参与者,韩骁提醒,网友在参与此类活动前要核实组织者及相关活动的真实情况,尽量避免参加人员混杂、选址偏僻等有危险性的活动,可以考虑与朋友一同报名参加,也可为自身购买相关保险,同时与组织者确认相关互动内容及保障措施,如遇到不太好的行为,可选择立即离开,或者报警寻求帮助。注意保留好相关证据,以此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

哈萨克斯坦媒体专家:新疆正处在一个非常大的转型阶段

北京9月7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7日主持例行记者会。会上,有记者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将率中国党政代表团应邀出席朝鲜国庆75周年庆祝活动并访问朝鲜一事提问。

云南孟连:“一颗牛油果”带动文旅发展

为落实绿色金融发展战略,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制定了《2023年ESG和绿色金融工作方案》,将绿色金融工作落实到绿色销售、绿色保险、绿色投资、绿色运营、绿色办公及绿色生活等工作方面,致力于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不断提升自身 ESG表现,助力绿色金融发展。

【机遇中国】“中国愿意与世界分享这些真的非常好”

费晟:中国极地科考与国际同行一直保持着开放且密切的合作,包括至今都在执行的国际合作航次以及在挪威建立的中国北极黄河站等。在极地海洋环境史研究方面,中外合作还不多,就我个人而言,我曾经应邀参加过瑞典和澳大利亚举办的相关研讨活动,也邀请过俄罗斯、澳大利亚、美国与德国的学者为我们开设专题讲座并举办国际会议,但目前来看,研究上的国际合作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